一些頂手生意上要注意的事情!

一些頂手生意上要注意的事情!
專家預測,未來十年創業人數將會達至高峰,原因之一是經濟轉型,更多中小企以及個體戶投入市埸。在你決定投身嚴酷的商業市場之前,除了資金以外,購買現有生意還有哪些問題要注意?
巳工作多年有一定的營商能力,頂手一盤生意,不想投入太多時間由零開始創業,懂得善用手上資源把握餘下機會,瞄準市場購入生意,認為這更能節省機會成本。
現在頂讓生意是否最適合不過?
如果你只是對現在生活感到無聊,希望作出改變時,你是否會接受一些更無聊的工作體驗?每個創者人士都曾經歷一些乏味而漫長的準備工作,把個人時間全都奉獻出來,投身其中。如你單純想生活更多姿多彩,你應該參加多些活動,發掘自己興趣。
你的太太或親人會否給予支持?
經營一盤生意,你的生活(包括家庭成員)有機會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,不僅是你個人的改變,你的家人亦會牽涉在內,所以你的家人亦應作好精神上及思想上的準備。你能否說服太太和你一起共同進退? 這會是你創業所面對的第一個挑戰。
老板放假誰去管理生意?
問問經營中的公司老板,他們對上一次放假是什麼時候? 放幾多天? 會發生什麼問題?
這些問題有助你得知老闆的角色會否就像保母,公司是否沒有老闆不行?
回報可以計算出來嗎?
很多創業者未必能夠預算出所投資得到的回報是多少,如你單純是投資者,沒有涉及日常經營工作,在你注入資金之前,應該掌握一些關於風險及回報的數據才作出投資決定。另一方面如果你是投資者亦是經營者,你應該知道所投資得到的回報是否足夠為你所投放的時間、金錢與及精神付出帶來正面回報。
創業者要有經得起業績所帶來的”驚喜”,受薪的好處是能預期自己到月底時付出努力所得到的回報,實質數字:而老板的回報充滿著變數,就算這個月巳知是有錢賺,也不保證下個月會如何,更要因為未收到客戶的款項而未能享受努力成果。
是否有足夠節管理能力?
就算巳有相當的創業經營,來到購買一盤生意,接手後全權營運,買家要面對上一手東主留下的公司文化(總有些是自己不能接受的),要改變它或比新公司經營更為複雜,這時要發揮出個人的領導能力及執行力。
公司客戶的想法?
在進入提交意向書時,問問客戶對公司的評價對了解公司背景以及品牌價值很有幫助。分析客戶對公司口碑,透過簡單的品牌分級 (如下), 了解一下要頂手的生意其商譽價值,如是頂手一間餐廰,可以透過網上平台,得知客戶對餐廰的評價。當然,客戶未必須要知道你買家的身份,進行調查之前必須獲得東主同意。
品牌欠缼 (Brand absence) - 客戶完全不認識你公司,只是基於地點方便而去光顧。
品牌知覺 (Brand awareness) - 客戶基本知道公司的存在,但未必會光顧。
品牌偏好 (Brand preference) - 客戶認為你公司的產品及服務比同行優勝。
品牌支持 (Brand insistence) - 客戶忠誠於你公司的產品及服務,拒絕使用同類產品及服務。
品牌代言 (Brand advocacy) - 客戶成為你公司的忠實粉絲,並會推薦你公司給他們的親人朋友。
公司是如何推廣的?
向東主查詢他如何幫公司做市場推廣,帶動鎖量引入新的客戶? 從不同推廣活動中,哪些是較為有效的,或哪些未曾嘗試過的? 這都有助你在接手後馬上開展工作。
賣家放售生意的真正原因?
你也巳經察覺到,東主放售生意的原因多數離不開: “退休”、”健康問題”、或是 “其他嘗試”等,無一提及自己是否經營不善,公司是否處於利潤倒退還是正在損? 你可以從溝過之中,嘗試找出真正原因,當然,不是要你強行找到答案,但最重要能與東主建立互信,這更能令你購入業務後順利交接,東主也會主動提出幫助。
賣家會與你坐同一條船嗎?
賣家最清楚自己公司的狀況,如能找到有擔當的東主,那你可以更放心交易。在交易中,賣家會否提供足夠的陪訓? 交接後是否願意成為公司的顧問? 以及收款期限能否延長? 除了確實財務數據外,這些服務或能令你清楚賣家是否對自己的公司有信心,願意作出哪些承擔。